長江經濟帶上的化工園區
歷經“政策元年”的2015年,井噴式發展的2016年,“十三五”關鍵節點的2017年,行業巨變發展的2018年,國內環保產業在各種變化、困難中迎來2019年。寒冬中,企業如何才能穩健前行?商業模式創新、做好技術服務成關鍵。
越是冬天越看清形勢
行業加速整合,會有企業倒下,服務需求日趨綜合化
據華安證券統計分析,截至2018年底,公募基金持有環保股倉位水平出現斷崖式下跌,持倉占比創8年來新低,屬于在弱市中匍匐行進。
無怪乎投資人經常說的,環保行業最核心的問題是商業模式的欠缺。所謂商業模式欠缺,其實就是誰付錢的問題。在地方負債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業務量占比最大的市政環保板塊無疑受開支緊縮的影響最大。
華安證券分析師認為,當前環保行業的估值體系出現崩塌,投資人和企業應更加注重資產質量,即項目本身和回款能力,這些最終體現了未來業績的確定性。
有機構預測,偏緊的融資環境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站在投資角度,需要率先考量“現金流”這一要素。現金流情況較好,業績增長相對穩定,以及擁有融資成本優勢,兼具優質運營資產和核心技術的環保企業,將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最為受益,這類企業防御性較好,配置價值也較高。
北京和君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向群表示,2019年雖然資金面會略有好轉,但總體形勢仍不樂觀,勢必會加速行業的整合,不可避免地將有一批企業倒下。
“從近兩年環保行業發展來看,單體項目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服務需求也日趨綜合化,單打獨斗已難以滿足市場和項目需求。”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業務形態上,環境服務業比例將會逐漸增加,未來專業化和整合能力應是企業重點打造的能力。
越是冬天越掌握本領
新動能一定在創新上,環保行業真正迎來技術紅利
隨著科創板腳步的臨近,券商已開始陸續向有關部門推薦上市企業。其中,具備先進節能環保技術的企業將獲得重點鼓勵。
不過,據了解,對于推薦上市企業,除要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以外,相關技術還要求是企業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并且企業主要收入來源于相關技術,具有成熟的研發體系、研發團隊和商業模式。
“環保行業的本質是技術服務。但長期以來,行業發展一直不在正軌上。舊的工程時代已經無法為環保行業提供足夠的動能,新動能在哪里?一定是在創新上。”一位產業界資深人士認為,在政策紅利、資本紅利和用戶紅利逐漸消失之后,環保行業真正迎來了技術紅利。而技術紅利的爆發,將會給陪練企業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他表示,融資能力一直是區分環保行業企業層級和段位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過去的競爭中,一些擁有得天獨厚背景的企業,擁有驚人的融資能力,這讓其他企業在競爭中長期處于陪練的角色。從環保行業的終局看,除了技術服務型的公司,其他類型的公司大多都只能是過客,無論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綻放過多么耀眼的輝煌,最終難逃局外人的宿命。
越是冬天越了解需求
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機動車污染治理、農村面源污染治理,與長江經濟帶相關的環境治理等有現實需求
“今年,整個行業主要呈現平淡常態化的局面,但細分領域會有機會,仍然會略微增長。”李向群表示。
即使是在寒冬,只要真實的需求還在,行業就是春天。從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所提到的“打好三大攻堅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等也可以解讀出,生態環境保護仍然作為2019年經濟工作主要內容之一被安排部署。
近兩年,受鋼鐵價格波動、市場收縮影響,導致業績普遍下滑的電除塵行業有關人士對2019年形勢表示謹慎樂觀。“隨著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基本完成,新上機組也非常有限,煤電行業的超低排放治理呈回落趨勢。但由于前期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有一批最低價中標項目的質量無法保障,預計未來幾年將有一批超低排放二次改造項目機遇;同時火電廠除塵第三方治理的市場將逐步擴大。”他表示,2019年非電領域煙氣治理市場將進一步增長。隨著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石化等非電行業的煙氣治理超低排放改造持續推進,為電除塵行業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
國海證券分析人士認為,生態環境保護是基建補短板的重要組成,有望加大投資力度。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將聚焦重點戰役,包括藍天保衛戰、長江經濟帶保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并將更加常態化。在產業層面,大氣污染治理中的非電煙氣治理、機動車污染治理仍然任重道遠;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是助力農村脫貧的重要手段之一,重點做好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此外,實施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帶來的固廢和危廢、工業廢水、城鎮及農村污水治理市場需求龐大。
華安證券主要關注三方面。一方面是設備端,環衛市場化將迎來高峰期。另一方面來自工程端,藍天保衛戰中,非電領域有望興起。此外,從運營角度來看,環保行業的思維正在發生改變,污水運營+垃圾焚燒 PPP 模式應用被持續看好。
(中國環境報記者 徐衛星 原標題:環保企業如何修煉過冬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