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江岸區后湖地區幸福二路明渠整治前存在污水管網不完善、雨污系統混錯接、水體重度黑臭等問題。幸福二路明渠黑臭水體整治采取點源污染消除、面源污染控制、內源污染治理、生態修復、中水補給等技術手段,明渠治理效果十分明顯,居民群眾對其大為改觀。
一、基本情況
幸福二路明渠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后湖地區,西起百步亭路,東止建設渠,全長1.2公里,承接幸福二路周邊雨水及上游十大家明渠、百步亭路箱涵來水,通過建設渠路口的結合箱與建設渠連接。幸福二路明渠匯水范圍包括后湖地區東片及丹水池片,規劃匯水面積為8.8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3萬人。
二、黑臭成因
由于幸福二路所在的地區為后湖新城區,區域雨污水管網均由開發商在地塊開發建設的過程中同步實施,建設時未進行統一規劃,缺乏系統性,導致污水泵站建設滯后,污水管網尚不完善,雨污系統存在混錯接,導致污水直排入渠,水體重度黑臭。
另外,由于南側高層建筑的遮擋,光照條件極差,植物生長不良,邊坡綠化覆蓋不足,水土流失嚴重,周邊在建工地垃圾傾倒,岸線局部被侵占,欄桿、照明等配套設施破損嚴重,環境極差,給周邊居民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三、具體措施
為消除幸福二路明渠黑臭水體,改善周邊居住及生態環境,江岸區政府高度重視,提出在2017年底之前基本消除幸福二路明渠黑臭現象。通過公開招標方式,聘請設計單位針對幸福二路明渠黑臭水體制定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根據幸福二路明渠現狀環境條件及污染源分析,結合周邊居民的訴求,幸福二路明渠黑臭水體整治采取點源污染消除、面源污染控制、內源污染治理、生態修復、中水補給等技術手段。
一是點源污染消除。結合區域內建設渠污水提升泵站及污水主干管的建設,完善區域污水支管網,糾正雨污混錯接,共新建污水管道8.1公里,解決區域污水通過市政雨水管涵直排入渠的問題;對明渠沿線排口進行截污,污水截流進入市政污水管,對于明渠沿線小區陽臺廢水經雨水立管進入渠道的情況,考慮在其小區排水總出口處采取限流閥精準截流,截流晴天污水及初期雨水至市政污水管,送至三金潭污水處理廠(現狀規模50萬噸/日),處理達標后排放;另外,對于上游合流污水來水,采取截污管截流措施,對于下游黃孝河黑臭水體倒灌,采取橡膠壩截流措施。
二是面源污染控制。將“滲、滯、蓄、凈、用、排”的海綿理念融入到明渠邊坡整治、景觀提升中,植被土壤可滲透吸收雨水,減少地表徑流;土壤空隙可滯留雨水,減少雨水排量;杉木樁、生態石籠凈化初期雨水,截流雨水中的固體污染物,延緩雨水徑流,結合地被穩固水土;在箱涵頂綠地中設計傳輸型生態旱溪及植草溝。通過海綿建設及低影響開發技術打造生態護岸,以此控制面源污染。
三是內源污染治理。對幸福二路明渠進行清淤,消除污染底泥,并定期清理岸線垃圾、落葉等污染物,對水面進行日常保潔,以此緩解內源污染,清淤量19556立方米,脫水固化后干污泥運往垃圾填埋場。
四是生態修復。從上、中、下三個層次全面提升邊坡綠量,提升綠化覆蓋面積;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改善硬質景觀,設置生態石籠坐凳及透水瀝青路面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將幸福二路明渠邊坡打造成具有排水、調蓄、生態景觀有機融合的多功能海綿體;既有景可觀又具有實用性功能及價值的生態綠廊。
五是中水補給。沿幸福二路明渠新建一條中水回用管道,采用三金潭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對幸福二路明渠進行水源補給,有效提高水體的流動性,改善幸福二路明渠水質;在明渠沿線小游園內以景觀跌水的方式進行補給,并在游園內增設生態旱溪等海綿設施,結合中水補給將明渠沿線景觀小游園打造成為活水公園。
上述工程投資總計7200.34萬元,其中后湖地區雨污水管網混錯接改造工程總投資2085.93萬元,后湖地區現狀雨污管渠維護工程總投資1747.29萬元,幸福二路明渠邊坡整治工程總投資577.86萬元,建設渠、幸福渠中水回用工程2789.26萬元。
四、整治成效
曾經的幸福二路明渠又黑又臭、垃圾遍布、蚊蠅滋生、氣味難聞得令靠近明渠一側居民不敢開窗。
如今,通過后湖地區雨污水管網混錯接改造工程、后湖地區現狀雨污管渠維護工程、幸福二路明渠邊坡整治工程、建設渠、幸福渠中水回用工程的實施,消除了黑臭水體,改善了水生態環境,提升了景觀品質,把幸福二路明渠打造成了一條濱水生態綠廊。
據今年8月份對周邊小區居民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幸福二路明渠居民滿意度高達93.2%,明渠治理效果十分明顯,居民群眾對其大為改觀。

幸福二路明渠整治前

幸福二路明渠整治中

幸福二路明渠整治后

幸福二路明渠水質監測數據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