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3年,甘肅全省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斷面71個,比例達到95.9%,其中,水質達到或優于Ⅱ類的斷面68個,占比達到91.9%,無劣Ⅴ類水體斷面,提前兩年實現消劣。
2023年,甘肅全省32個地級和100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目標。沿黃流域4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2.68%,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8年達到Ⅱ類。西北諸河和長江流域國控斷面均達到或優于Ⅱ類水體。
為健全完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長效機制,甘肅省出臺《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條例》,填補了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法規的空白。構建全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建立由103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87個水環境監測斷面及2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1402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和2052個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組成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涉及水、氣、土、聲等環境管理要素。與黃河上下游4省份簽訂《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框架協議》,建立健全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與四川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簽訂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建立黃河干流3市州、石羊河黑河3市7縣、渭河流域和白龍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為高位推動黃河國家戰略落細落實,甘肅省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污染防治工作要點》,加大對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建設,沿黃9市州62座生活污水處理廠已有57座完成提標改造工程,全省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地級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分別達到97.79%、97.16%和97%以上,沿黃30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部建設完成。建立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固定源管理制度,黃河流域累計核發排污許可證3558張,重點管理排污單位1271家。
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方面,甘肅省每年組織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完成地級城市和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排查工作,按季度開展18條城市黑臭水體水質交叉監測工作,蘭州、平涼、天水和張掖4市18條黑臭水體均已完成整治工作并達到長治久清等級,城市建成區內無新增黑臭水體,其他地級城市和5個縣級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均未發現黑臭水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