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肅始終堅持把“保綠色底線,促經濟發展”作為重要抓手,做好環評審批服務,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省共審批項目2565個,涉及投資4687.85億元,287個省列重大項目完成環評審批241個,涉及投資2358.34億元。
審批流程再優化,助力項目加快落地
甘肅作為欠發達省份,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低,受三年疫情影響,全省上下追趕發展的愿望迫切。環評作為生態環境部門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守底線,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發揮在源頭預防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將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和生態文明建設各項要求貫穿環評工作各環節全過程,從源頭端嚴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另一方面要促發展,強化環評服務保障,著力保市場主體、保經濟韌性,在點上解決問題,在面上完善環評政策,通過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有效降低發展中可能造成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此,甘肅出臺了《關于鞏固經濟持續向好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明確指出“優化精簡環評審批流程,對符合法律法規、法定規劃和‘三線一單’要求的項目實施即報即受理即評估。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實行‘容缺受理’‘承諾審批’,涉及產業政策、產能置換、規劃符合性等事項,已由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或出具相關文件,或由項目所在地市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權限作出承諾的項目,依法依規加快辦理環評手續。除法律法規規定外,環評不再作為其他行政審批前置,且不得私設任何形式的環評審批前置條件。”這一措施的納入,厘清了環評審批中涉及產業政策、產能置換、規劃符合性等事項主管部門的職責,環評不再作為其他行政審批前置,更是為項目環評審批提供了政策保障,既保障了綠色,又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統籌總量指標,支持項目盡快建設
據了解,甘電投張掖電廠2×100萬千瓦擴建項目、甘電投常樂電廠2×100萬千瓦擴建項目是2023年省列重大項目,對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氮氧化物排放量替代來源不足是這2個項目環評審批的最大制約因素。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提前研判,早期介入,組織專業力量赴項目現場踏勘,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共同測算氮氧化物排放量,研究區域削減方案,積極探索排污權交易,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激勵引導企業挖掘減排潛力,實施減排項目,減出來的排放指標通過市場交易,有償出讓給新建項目,作為新建“兩高”項目區域削減來源,由當地市政府作出承諾,為項目提供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來源。通過省級統籌、創新總量指標調劑方式,上述兩個電廠僅18天完成審批。
推進“容缺受理”,推動項目兜底審批
圍繞省列重大項目“巨化集團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體化項目”環評前期工作,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指導玉門老市區化工園區和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超前謀劃,積極淘汰落后產能,為項目上馬“騰籠換鳥”,最大限度提供環境要素保障,酒泉市人民政府出具了《承諾函》,為項目提供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來源。針對巨化、光氣項目燒堿生產線產業政策的制約問題,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對省列重大項目在要件手續辦理等方面予以最大程度服務保障,環評方面,推進“容缺受理”“告知承諾”,按照分級審批的原則,由項目所在地政府根據職能作出承諾,依法依規加快辦理環評手續。玉門市、白銀市人民政府出具了《承諾函》,對巨化、光氣項目落實國家相關產能政策作出了承諾,為項目環評審批奠定了政策保障。
主動提前介入,破解項目建設難題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還積極推進蘭州石化公司轉型升級乙烯改造項目環評工作進程,組織召開項目環評工作推進會,重點對項目總量削減情況、歷史遺留問題整改措施、黃河岸線保護、水源地保護、優化環境保護措施、規劃政策符合性等方面多次研究討論,從專業角度提出了意見建議,指導企業加快解決項目環評中存在的碳減排、總量控制核算、土壤修復等重點制約性問題,確保項目依法依規落地實施,助力全省和蘭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手把手指導服務陜煤項目,及時了解掌握項目環評文件編制情況及項目在環境影響評價方面的難點、堵點,為依法依規加快環評審批提供助力。
據悉,2024年甘肅有300個省列重大建設項目,按照分級審批原則,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已向各市州轉發項目清單,要求認真梳理和調度轄區內省列重大項目環評工作進展情況,落實領導抓包機制,及時跟蹤了解環評辦理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突出指導幫扶,及早幫助解決。甘肅將按照“周調度、季通報”的機制,對項目環評管理情況進行跟蹤問效,推進項目依法依規落地。
未來,甘肅將持續做好全省2024年300個省列重大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保障工作,堅持以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一方面,做好送政策“加法”。靶向發力強措施,配套制定相關政策文件,形成臺賬管理、簡化環評文件編制、優化管理流程等一整套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做好快審批“減法”。加碼提速,全面提升環評審批效能,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強化要素保障。同時,做好優服務“乘法”。成立專班精準服務,建立領導包抓、一項一檔工作機制,提前介入,主動對接,靠前協調打通堵點,做到依法依規快審快批。此外,做好破障礙“除法”。通過政策、措施、工作方法創新,破除環評審查審批中存在的障礙,助力重大項目“快馬加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