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大片红水多多久久一级,妇女做爱视频网站,91亚洲国产系列精品第56页
|| 歡迎訪問甘肅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甘肅環境保護網官方網站,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網站首頁
會員之窗
關于協會
加入協會
會員快訊
會員風采
會員查詢
新聞資訊
環保要聞
環保案例
環保知識
通知公告
產業前沿
政策導向
技術創新
產品開發
市場分析
能力評價
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服務能力評價
環境污染治理專項設計能力評價
環境管理綜合服務(環保管家)能力評價
環境保護產品推薦證書
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能力等級評價證書
證書查詢
環境服務認證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服務認證
環境保護產品認證
信用評價
法規標準
政策法規
技術規范
團體標準
行業專家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新聞資訊
-
環保要聞
從“十三五”數據看生態環境保護變化
發布時間:2021.02.03 新聞來源:中國環境報 瀏覽次數:
“十三五”收官,生態環境保護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從這樣一組數據中,能夠看到生態環境的變化到底有多大:2020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87%。在“十三五”開局的2016年,這一比例僅為78.8%,5年上升8.2個百分點。在水環境方面,2020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到83.4%,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0.6%,2016年這兩個比例分別為67.8%和8.6%。好水比例上升15.6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下降8個百分點,這一升一降正是碧水保衛戰成果的生動展示。
霧霾曾經是很多人記憶中的痛,也就是從那時起,PM2.5變得家喻戶曉,朋友圈開始流行曬藍天。2013年,依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進行評價,全國僅海口、舟山和拉薩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同樣在2013年,北京PM2.5年平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調侃北京霧霾的段子一度在網上非常流行。而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實現“30+”,創下了自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低值。不僅是北京,過去5年中,全國空氣質量改善有目共睹,藍天白云成為朋友圈的?。
“十三五”時期,水環境的變化同樣令人欣喜。從2018年開始,全國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每年上升超過3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家門口的黑臭河沒有了,飲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更值得關注的是,長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劣Ⅴ類國控斷面全部消劣,長江干流歷史性地實現全Ⅱ類水體,江豚追逐游弋的畫面重現。
總體上看,“十三五”這5年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5年。過去5年的實踐為“十四五”劃下新的起跑線,也為今后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經濟發展模式密切相關,保護與發展的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交織。只有切實轉變理念,才能從源頭杜絕污染。這就要求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是不發展,而是拋棄落后的發展理念,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治沉疴,需要下猛藥。在強化末端治理、過程治理的同時,更加注重源頭治理,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以水污染治理為例,水里的問題,根子在岸上。造成水污染的因素包括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傾倒,工業固廢堆存,環保基礎設施缺乏等,只有系統施策,才能達到治本的目的。在具體治污實踐中,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突出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注重區域協作。查問題,找對策,堅持“一地一策”“一廠一策”,不搞“齊步走”“撒大網”。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同時,更好地發揮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會受到懲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構建源頭預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制度體系。
生態環境保護不是一個部門的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這就要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推動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增強對生態文明建設“靠前指揮”的意識,親自謀劃、主動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議題,把任務抓在手上、責任扛在肩上,確保生態環保要求落到實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環境質量要求更高,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更低。諸如家門口的臭水河、馬路旁的垃圾堆、城鎮村莊周邊的“散亂污”,日積月累,都會成為影響百姓生活、掣肘地方發展的頑疾。真正了解了百姓的苦,才能堅定治理的決心,蹚出兼顧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新路。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待,就是環保人努力的方向。要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放眼“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觸及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寬、要求更高。這就要求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變,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分享到: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隱私與安全
|
聯系我們
主辦單位:甘肅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聯系方式:(0931)8649676 (0931)8786263 郵箱:gshbcyxh@126.com
通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甘南路171號(蘭海商貿城院內)
隴ICP備18003209號-1
隴ICP備18003209號-2
公安備案號:62010202002920
郵編:730000 聯系電話:(0931)8649676 (0931)87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