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產業前沿 - 市場分析 |
新能源汽車今年銷量預計180萬輛,汽車產業將提前兩年碳達峰
|
發布時間:2021.02.01 新聞來源:中國環境APP 瀏覽次數: |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確定,我國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推進節能減排的重點。不少企業爭相布局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產業,新能源汽車也成為引爆資本市場的熱門概念。
日前,百度宣布加入整車制造業,其后股價大漲,市值重回800億美元;江蘇萊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月成立,注冊資本4億元,經營范圍含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及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與此同時,蔚來汽車發布150kWh固態電池,廣汽集團(601238)相繼發布了“黑科技”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此前,特斯拉還對外公告稱,2021年計劃向上海超級工廠附近的一家新工廠投資4200萬元生產電動車充電樁,新廠預計今年2月建設完工,每年生產1萬個充電樁……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創新高
預計2021年銷量達180萬輛
過去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居全球首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近日介紹,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再創歷史新高,產銷降幅收窄至2%以內。
具體來看,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產銷總量分別為136.6萬輛、136.7萬輛,同比累計分別增長7.5%和10.9%。從2001年起,科技部就設立了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確立了以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為“三縱”,電池、電機、電控為“三橫”的“三縱三橫”總體研發布局。近年來,由于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時間多次延長,新能源汽車從最初年銷量不足萬輛到突破百萬輛正逐步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加之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計劃于2035年實現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還規定從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可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漲勢將十分可觀。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預測,新能源汽車將繼續迎來高增長,預計2021年銷量可達180萬輛。
2020年新能源汽車品牌融資金額首破千億大關
同比大漲159.4%
近日,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近十年新能源汽車投融資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初,我國在業/存續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共22.7萬家,2020年新增注冊量達7.6萬家,同比增長85.4%。
報告還從公開披露的投融資事件數量與金額方面揭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行業的變化。
近10年,新能源汽車品牌投融資事件共897起,披露投融資金額3841.1億元。從融資數量看,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分別以13起融資事件并列為新能源汽車品牌融資第一名;從融資總額看,蔚來汽車以327.8億元摘得魁首,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來)以309.6億元位居第二,北汽藍谷以269.9億元位居第三。此外,入圍TOP10的還有寧德時代、威馬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
單就2020年看,不少知名品牌均獲得了較大額度的融資,其中蔚來汽車融資最為可觀,共進行了5起融資事件,騰訊投資的1000萬美元因數額較大成為最引人關注的一起。此外,小鵬汽車、哪吒汽車、智己汽車、天際汽車、恒大國能等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商融資金額均上億元。
除了汽車研發商,相關零部件銷售商、充電樁生產商、綜合服務商也在2020年獲得了資本的加持,融資金額也均在億元。以動力電池行業為例,寧德時代以12起融資高居第三。
汽車銷量的增長從相關企業融資金額的漲幅方面也可窺探一二。報告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品牌融資金額同比大漲159.4%,達1292.1億元,這是近十年來融資金額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汽車產業將提前兩年實現碳達峰
仍需加強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創新
報告分析,從近十年融資趨勢看,我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格局已初步奠定,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北汽藍谷、理想汽車、寧德時代等品牌憑借強大的實力頭拔地而起,“頭部效應”顯現,吸引了資本源源不斷進場加注。2020年,新能源汽車賽道在“困境中”迎來了逆襲,未來這一市場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日前表示,“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繼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未來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汽車產業實施路線圖,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并行發展,同時通過制定配套法律法規、完善回收利用體系、發布相關標準等,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就2030年我國實現碳達峰的目標而言,《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稱,汽車產業將提前兩年、于2028年實現碳達峰目標。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高層論壇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指出,通過政策引導、市場主導、科技先行等多方共同作用,我國逐步形成了一批國際一流的技術成果,誕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已建立起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但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存在關鍵核心技術短板明顯等問題。王志剛表示,“加強新能源汽車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創新,要把實現‘從0到1’的突破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
|
|
|
 |
 |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隱私與安全 | 聯系我們
主辦單位:甘肅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聯系方式:(0931)8649676 (0931)8786263 郵箱:gshbcyxh@126.com
通訊地址:蘭州市城關區天水路500號嘉盛園B區1號樓2層480-2-1號商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