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浙江省舟山市考察調研。在定海區新建社區同村民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時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話是大實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這個觀點,這就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我們就要奔著這個做。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指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18年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今天,我們來這里植樹既是履行法定義務,也是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民生福祉的具體行動。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志著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2015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工作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生動形象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
——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宜昌長江岸邊的興發集團新材料產業園考察時說,我強調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說不要大的發展,而是首先立個規矩,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能搞破壞性開發。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諄諄告誡說,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考察調研。他表示,網上有人給我建議,應多給城市留點“沒用的地方”,我想就是應多留點綠地和空間給老百姓。
2013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再次強調,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我們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說明時指出,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進一步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乘船考察長江,抵達石首港。隨后,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湖南岳陽,考察了位于長江沿岸的岳陽市君山華龍碼頭。這里曾經是非法砂石碼頭,如今已經整治復綠,盡顯生機。
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再次強調,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必須嚴肅追責
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干部。要落實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認真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明確各級領導干部責任追究情形。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必須嚴肅追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重視、加強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和政府有關監管部門要各盡其責、形成合力。
——2017年5月26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使各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支持生態環境保護隊伍建設,主動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撐腰打氣。
——2018年5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2017年1月,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要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平衡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作黨的十九大作報告時指出,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