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大片红水多多久久一级,妇女做爱视频网站,91亚洲国产系列精品第56页

||  歡迎訪問甘肅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甘肅環境保護網官方網站,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新聞資訊 - 環保要聞
    省生態環境廳雷思維廳長接受《環境保護》雜志專訪
    發布時間:2019.04.29    新聞來源:官網   瀏覽次數:

    當好綠水青山“守護神”  護航甘肅綠色發展崛起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雷思維接受《環境保護》雜志專訪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是深化機構改革、組建生態環境機構的第一年,也是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啟動之年,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為此,本刊記者專訪了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雷思維。

    環境保護:目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在三期疊加的形勢下,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

    雷思維:

    從整體上看,甘肅省生態文明建設同全國一樣,正處于三期疊加的關口。干杰部長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當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多重挑戰,具體體現在“六個性”(思想認識上的搖擺性、污染治理任務的艱巨性、工作進展的不平衡性、工作基礎的不適應性、自然因素影響的不確定性、國際形勢的復雜性),這些表現在甘肅省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甘肅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要過的難關、要啃的硬骨頭、要治的頑瘴痼疾仍然不少。

    客觀方面,一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推動還不平衡。大氣環境方面,由于歷史原因,甘肅省呈現能源消費偏煤、工業結構偏重、交通運輸偏公路的特點,加之生活源分布廣、二次污染物成因復雜給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帶來巨大壓力。水環境方面,渭河、涇河、馬蓮河等河流和部分湖庫水量受季節影響大,個別月份超標嚴重;黃河干流、嘉陵江等重點流域金屬采選企業數量多,環境風險高;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還存在道路穿越、違建等遺留問題。土壤環境方面,污染防治技術基礎薄弱、項目儲備少、修復成本高,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整體推進比較緩慢。二是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還需持續發力。雖然中央環保督察62項整改任務已完成51項,但在2018年督導檢查中又發現不少新的問題;“綠盾”專項行動自查發現的1845個問題尚有109個未完成,其中60個屬于國家重點督查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祁連山專項督查和“綠盾”專項行動問題相互交織,情況復雜,整改難度大;一些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礦山地質環境生態恢復治理還不同程度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三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甘肅省城鎮化進程緩慢,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建設標準不高、處理能力不足、布局不合理等問題突出。比如,全省大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廠仍執行一級B排放標準,142個重點建制鎮76個不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甘肅省政府新批復的11個省級工業集聚區僅4個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部分工業園區未同步配套建設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固廢處置等環保基礎設施。全省危廢處置企業處理能力不足,布局不合理。四是環保專業化水平不高。在環保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方面,缺乏科學論證,在工藝流程、技術路線選擇上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夠;在環保基礎設施運維方面,專業技術人員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環境效益發揮不明顯。加之,甘肅省第三方環保市場不成熟,技術儲備不足、管理不規范,運營機構專業化水平亟待提升。

    主觀方面,一是思想認識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有的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重發展輕環保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認識不清,在工作落實上存在“過關”思想;有的沒有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要求,“環保追責”變為“追責環保”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能力素質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還有差距。甘肅省生態環境系統人員力量難以保障履職需要,全省有9個縣區環保局與其他部門合署辦公,個別市州執法隊伍人員不足10人,有的縣區環境執法人員不足5人,市、縣兩級監測機構專業化程度不高,監測、監察執法隊伍亟待加強。三是工作作風還需進一步改進。對問題的研究不深不透,工作措施缺乏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工作不精不專,對一些專業性強的工作發現不了問題,提出不了對策,對技術性和深層次問題點不到“穴位”。有的工作不實不細,存在“差不多”“大概齊”問題,沒有真正做到人到現場、手觸為真、眼見為實。

    環境保護:在正視困難和挑戰的同時,我們也要把握機遇和有利條件。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作出“八個著力”重要指示,其中一項要求是: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近年來甘肅省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多年的努力,您認為甘肅省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有哪些優勢?

    雷思維:

    一是甘肅省綠色發展崛起戰略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高度契合。甘肅省十大生態產業發展呈現出了良好勢頭,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效益不斷顯現,這與黨中央、國務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戰略高度契合,也為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奠定了基礎、走出了雙贏之路。

    二是宏觀經濟和財政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黨中央提出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支持三大攻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領域。國務院《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聚焦生態環保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提出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對進一步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破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瓶頸問題提供重要支持。生態環保領域“費改稅”“綠色基金”“綠色金融”等方面的實踐和探索,有利于擴大環保資金效益,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環境治理,提高治理成效。

    三是體制機制改革助力生態環境保護。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出臺改革措施并督促落實,研究重大改革事項。甘肅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環境保護督察方案、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等系列政策措施和辦法,對促進綠色發展、改善環境質量發揮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改革紅利將進一步惠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環境保護:隨著全國、各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及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的召開,各省基本都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路線圖,甘肅省2019年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目標有哪些?

    雷思維:

    環境空氣質量方面:嘉峪關、金昌、白銀、張掖、酒泉、慶陽、隴南、甘南8個細顆粒物(PM2.5)濃度已達標地級城市繼續保持達標,力爭實現“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武威、平涼細顆粒物(PM2.5)濃度實現達標;蘭州、天水、定西、臨夏4個細顆粒物(PM2.5)濃度未達標地級城市同比實現下降,其中蘭州同比下降5%,天水、定西、臨夏均同比下降7%。甘肅省14個市州所在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21.4%;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5.5%(剔除沙塵影響后達到92%);空氣質量平均綜合指數(AQI)控制在4.28以內(如國家出臺新的規定,按照新規定執行)。甘肅省其他縣(市、區)政府所在地空氣質量大幅改善,納入省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

    水環境質量方面:甘肅省各市州(除慶陽)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均達到100%,慶陽達到66.7%;各市州地表水省考斷面水質均達到2019年省政府與各地簽訂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要求;18個國家重點監管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III類;地下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全面完成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任務。

    土壤環境風險管控方面: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得到進一步管控。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方面:完成國家下達的2019年四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約束性指標。在國家約束性指標正式下達前,預計劃指標擬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7.8%、7.8%,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7.6%和7.3%。

    碳排放強度方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標。

    生態環境保護投入方面:將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設立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專項資金,堅持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堅任務相匹配,并逐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生態環境保護投資機制,健全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大力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積極開展第三方治理。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將生態環境保護的總投入納入生態環境統計評價體系。

    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方面:謀劃實施一批生態環境質量效益明顯的污染防治攻堅、污染減排、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生態治理與修復重點工程項目,加快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建立有效機制,推進項目落地實施。強化審計、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加快推進中央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和省級環保專項資金項目工程進度,確保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方面: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創新監管手段,規范執法行為,嚴厲打擊各類生態環境污染違法犯罪。構建全過程、多層級生態環境風險防范體系,全面排查整治重點流域、區域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效和質量,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2018年,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局良好,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19年,甘肅省將采取哪些措施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雷思維:

    2019年,甘肅省進一步健全完善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機制,制定實施甘肅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辦法,突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標志性戰役,精心謀劃一批重點攻堅項目和污染減排重大工程,全力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年度目標任務完成。

    一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有序推進冬季清潔取暖,進一步完善縣(市、區)煤炭集中配送體系,強化運行監管。實施“散亂污”企業及集群整治專項行動,2019年底前完成取締、搬遷、改造。加快實施火電、鋼鐵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底前完成計劃內10臺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實施重點企業有組織、無組織排放達標治理,2019年底前金川公司、白銀公司和酒鋼集團本部各冶煉生產系統全面實現達標排放。開展“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專項行動,2019年底前完成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建設及三級聯網。各類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抑塵措施合格率達到97%以上,各市州所在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以上。

    二是全面打好碧水保衛戰。重點保護“好水”。繼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全面做好地級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治“回頭看”,扎實推進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啟動實施“千噸萬人”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確保飲用水源環境安全。編制《甘肅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抓緊治理“差水”。組織慶陽市制定實施《馬蓮河蒲河水體達標方案》,開展渭河、涇河、葫蘆河、馬蓮河污染防治項目,確保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考核目標。開展2019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鞏固17條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果,督促蘭州市完成大砂溝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加快補齊“短板”。督促渭河、馬蓮河流域具備條件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實施一級A排放標準提標改造,建成投運39個、啟動建設37個國家重點建制鎮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2019年甘肅省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4.5%、89.5%,缺水城市再生利用率達到19.5%,地級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8%。繼續加強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隴南經濟開發區和2018年新批準的11個省級工業集聚區全部建成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廠及在線監測設施建設。按照國家部署做好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功能區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新轉隸職能工作。

    三是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啟動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印發實施《2019年度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推進方案》,加大全省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成果應用,落實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組織開展疑似污染地塊專項檢查,逐一落實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責任主體和風險管控措施;聚焦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對15個重點排查區域和54個重點污染源開展現場核查,制定實施整治方案;深入開展農用地周邊環境風險排查整治;實施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措施,嚴格涉重項目環境準入,嚴厲打擊涉重環境違法行為;完成重金屬全口徑清單企業分類統計,建立涉重金屬重點行業減排評估數據庫,分解落實重金屬總量減排指標,推進重金屬污染治理;制定實施《甘肅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和《甘肅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方案》,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排查,每個縣選取1-2個行政村進行試點,出臺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地方標準,推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完成604個行政村環境整治任務,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隱私與安全  |  聯系我們
    主辦單位:甘肅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聯系方式:(0931)8649676 (0931)8786263   郵箱:gshbcyxh@126.com
    通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甘南路171號(蘭海商貿城院內)   
      隴ICP備18003209號-1 隴ICP備18003209號-2 公安備案號:62010202002920    郵編:730000   聯系電話:(0931)8649676 (0931)8786263